守護兒童的健康成長,不單單只是父母的責任,更是社會的責任,每個人都是兒童成長的小環境、微環境。
8月6日,定海區“護苗”集中宣傳月活動啟動。 “護苗”行動既教會孩子們保護自身,學會簡單辨別不健康文化,又結合更多特色文化,讓青少年獲得精神滋養,獲得文化自信,將傳統文化播撒進青少年心田,厚植起未來的希望。
兒童是祖國的未來、民族的希望。 “護苗”活動不僅僅應該只是一個口號,應該從衣食住行入手,從學、醫、養、服入手,點點滴滴關懷,時時處處守護,方能讓兒童暢通無阻,成長無憂。
網絡時代未成年人的隱私和信息更值得保護。兒童辨別能力不良,網絡信息對他們影響更很大,一旦出問題就會造成危害,對他們的未來也會造成不良影響,教會他們識別不良信息,守住自己的隱私和權限,有著重要意義。
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魅力和價值所在,講好傳統文化故事,做好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對接點,會讓兒童領略到中華文化的歷史底蘊和文化意蘊。傳統文化只有更好玩、更有趣,才能夠充分調動好兒童的興趣,才能促使他們通過研學了解到更多的傳統文化,體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豐富內涵,才能使他們靜下心來,通過細致觀察,來了解傳統文化的奧秘和神奇。
讀萬卷書,更要行萬里路,課內的學習是萬卷書,觀察中國,觸摸文化更需行萬里路。相輔相成,相互促進。傳統文化的研學,游學感悟華夏大地的物美風華和風土人情,風土人文中蘊含的文化特質都是兒童綜合文化素質提升的良好途徑,全面發展的有益探索。
對兒童的友好環境建設,既體現在硬件設施,又體現在軟件配置;既是一種建設方式,又是一種社會理念。從發展環境看,兒童用品是否環??煽?,網絡安全防線能否筑牢;從公共服務看,兒童照護是否到位,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力量是否足夠;從社會政策上看,“雙減”怎樣落地見效,“三孩”配套支持措施如何完善……都是新時代的現實考題,檢驗著各方護佑兒童健康成長的能力。
守護兒童的健康成長,不單單只是父母的責任,更是社會的責任,每個人都是兒童成長的小環境、微環境。只有各方攜手并進,凝聚合力,投入到守護兒童成長環境的工作中,將精心呵護和悉心教育都化成陽光和雨露,使這些祖國的幼苗都能茁壯成長。有關部門不妨低下頭,俯下身子,將守護兒童的理念和行動更加落到實處,為兒童撐起未來可期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