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我市各地加強督查防疫“小門”,因疫情防控措施落實不及時、不規范,多處公共場所被停業整頓,包括餐飲店、健身房、游泳館、衛生站、網吧等。假如說入舟“大門”是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防線,各道“小門”則是內防擴散的最后一道屏障,管不住的就要堅決關閉。
當前,省內外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?!耙咔橐雷?、經濟要穩住、發展要安全”,就必須嚴絲合縫地守住防疫之門,不折不扣地落實“兩個務必”。外地的教訓一再表明,造成嚴重后果的疫情傳播,往往是從公共場所的某個點位引發的,可謂千里之堤毀于蟻穴。著眼于民眾安全,有關部門果斷“關門”,道是無情卻有情。
疫情之下,店家壓力不小。但要知道,財源滾滾的前提是安全無憂。防控不到位、安全有隱患,不僅讓人望而生畏,還會造成可怕的隱患。一些店家以簡化測溫驗碼程序來迎合個別顧客,更是飲鴆止渴。政府一方面密集出臺暖市舉措,一方面專項督查“小門”防疫,如此“兩手抓”才可謂不偏不倚。
共防疫情才能共享平安。在從嚴把控、從嚴督查“大門”“小門”的同時,還要強化人人都是“一道門”的全員防控意識。每個人在遵守防疫規定、參加核酸檢測的同時,都要做到規范戴口罩、不越一米線等文明細節,以人人自覺加密防控之門。